24小時聯系電話:0631-7397788/0631-7397999
2018-05-17
總 則
1、 企業在施工操作作業過程中,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施工方針,處理好施工與安全的辯證關系,認真執行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規定。
2、 企業安全施工管理的基本宗旨是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3、 嚴禁使用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明令淘汰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按照AQ3001-2005的有關要求使用和管理專用生產設備,進行施工。鼓勵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改善勞動條件,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及安全防護能力,保障安全生產。
綜合安全管理
1、 企業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施工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施工工作全面負責。
2、 企業建立、健全本單位各職能部門和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3、 企業編制本單位安全施工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并能有效指導安全生產。
4、 生產企業應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并配備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銷售企業應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5、 企業建立本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考核制度,危險工序作業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須按規定進行培訓,并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6、 企業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7、 企業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
8、 企業建立完善的技術、設備、事故等檔案及其管理制度。
9、 企業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進行實際演練。
10、企業應依法建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11、企業在委托中介機構對本企業安全技術咨詢、工程設計、安全評價等活動中,應對提供資料的真實性、時效性負責。
12、施工作業時,應按AQ3001-2005的有關規定進行。
13、嚴禁將移動通訊工具帶入施工現場。
14、企業應對進入危險生產區、庫區的施工作業人員、試驗檢驗人員、外來人員等建立管理制度。內容應包括:
1)對于本企業生產作業人員,應有分區域定置管理制度:不同區域生產作業人員、試驗檢驗、公共服務和企業管理人員宜采用不同顏色的服裝或鞋帽或胸卡等予以區分。
2)對外來參觀、檢查的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時,應按照企業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并進行相應安全教育和穿戴好勞動護具,在指定人員的陪同下方可進入。
3)外單位(個人)進入本單位管轄區內從事臨時性工程作業、科研試驗等工作時,企業應與工作人員所在單位或本人簽訂安全責任協議書,明確雙方安全責任和義務。
15、施工現場應有“嚴禁煙火”警示標志;安全疏散通道應有引導性標志;危險設施及設備,應有警示標志。
工程施工危害識別
汽車加油站是易燃易爆的高危場所,其燃爆的破壞性非常大,且后果極其嚴重,有很多因素皆可導致加油站的燃爆,如:明火、火花、靜電、電磁波、雷擊等。
對加油站儲油罐進行阻隔防爆技術改造,會消除加油站上述燃爆隱患。但在進行技術改造工程中,為做好安全施工,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要提高施工相關人員在施工各個環節中準確辨別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并據此作出準確合理的對策。
一、 進入加油站站區的不安全因素及現象
1、 未對站區風向進行辨別,將施工運輸車輛停在站區內的上風處。
2、 車輛進入施工作業區停靠后不及時熄火。
3、 車輛排氣口冒火星。
4、 施工人員不穿防靜電工作服或穿帶鐵釘等金屬的鞋子進行施工作業。
5、 施工人員在施工作業時抽煙、打手機。
6、 施工作業區內未擺放消防器材或消防器材不能發揮其應有作用。
二、 施工設備及施工材料堆放的不安全因素及現象
1、 施工人員精力不集中在卸放設備及材料過程中劃傷、碰傷。
2、 在卸放設備及材料過程中工具設備之間發生碰撞或與硬化地面碰撞產生火花。
3、 施工電器設備擺放在施工作業罐的上風口或安全距離以內。
4、 施工材料或施工設備、器具等堆放過高、傾斜、跌落。
三、 施工用電器設備的配備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及現象
1、 不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使用。
2、 使用非防爆設備。
3、 使用的電源線老化、破裂或線芯過細。
4、 接線點緊壓不實、打火、起熱。
5、 設備無接地線。
6、 配電箱內無防爆開關。
四、 儲油罐開罐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現象
1、 不佩戴防護器具進行開罐。
2、 在與作業罐相連接的加油機末斷電的情況下開罐。
3、 使用非銅質工具。
4、 使用非銅質工具敲打罐口及其周圍實施。
5、 拆卸抽油管法蘭抽油管內余油流出時未及時妥善處理導致形成爆燃的條件。
6、 抬起人孔蓋后未加墊防火毯或石棉墊曾。
7、 向上抬人孔蓋的過程中,付著的管道與罐口碰撞或人孔蓋墜落產生的火花。
五、 儲油罐清洗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現象
1、 在高溫、陰雨、大風、雷電等惡劣的天氣進行清洗作業。
2、 在氣壓低、不利于油氣擴散的條件下進行向內通風。
3、 使用非防爆通風管道。
4、 不檢測罐口周圍、罐內的油氣含量。
5、 現場無安全員的情況下進行施工。
6、 不進行罐內通風入罐作業。
7、 罐內油氣含量超標仍進入罐內作業。
8、 施工人員不系安全繩進罐作業。
9、 防護器具使用不當或不能發揮作用。
10、 呼吸管道纏繞、被壓致使空氣無法進入。
11、 使用非防爆照明燈具。
12、 照明燈具跌落、光源破損產生火花。
13、 使用非防爆工具,或工具不帶靜電設備。
14、 施工作業人員不進行輪換,長時間罐內作業。
六、阻隔防爆材料填裝的過程中不安全因素及現象
1、 阻隔防爆材料填裝前未檢測罐內油氣、氧氣含量。
2、 施工人員進罐作業不戴防護器具。
3、 不向罐內送新風、增加氧含量。
4、 阻隔防爆材料填裝不當、傾倒劃傷施工作業人員。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場所,施工作業罐區是燃爆破壞力最強的區域,一旦發生燃爆可導致周圍建筑物焚毀,人員傷亡,后果非常嚴重。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提高警惕,嚴格按照各施工環節的規定、規范進行作業,正確使用防護器具及電器設備,認真辨識以上或其他可以致使燃爆事故發生的因素及現象,并及時調整作出合理對策,杜絕一切施工過程可能出現的危險及傷害。